教师资格历史学科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学科知识题库> 教师资格历史学科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历史学科题库:中国近代史知识点(二)

2016-06-25 xredued04


7、影响: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8、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改良转向革命。

三、辛亥革命

1、代表人物:孙中山;

2、早期活动:

(1)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同盟会:①时间:1905年;②地点:东京;③最高纲领:《同盟会章程》;④政治纲领、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3、开始标志: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4、胜利标志: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

5、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6、意义: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也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四、新文化运动

1、背景及原因:北洋军阀在思想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3、开始: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4、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5、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6、性质:思想解放运动。

7、意义:促进了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1 2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