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5
xredued04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备考需要一定的历史功底,对于已经丢掉书本多年的考生,我们推荐历史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国家与革命》的内容与意义(阐明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
1.内容:关于国家阶级性的问题——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和无产阶级国家的职能;分析论断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些问题;批判了许多修正主义和机会主义。
2.意义: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革命的学说,是无产阶级革命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纲领,是批判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的武器,武装了党,对于争取十月革命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布列斯特合约》:
是在国家经济处于崩溃,国内反革命势力猖獗,人民渴望争取早日结束自卫战争的情况下,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而签订的屈辱性条约。合 约使苏联失去了大量的领土,蒙受了一次空前的民族浩劫,它使内部矛盾尖锐化。但在当时,布列斯特合约的签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使苏俄退出了第一次世界 大战,赢得了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的时间,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1918年11月11日,德国战败投降。11月13日,苏维埃政府宣布 废除《布列斯特合约》。
签订的原因:没有军队可以进行自卫战争;广大人民群众厌恶帝国主义战争,渴望结束战争;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国内反革命势力的猖獗。
消极影响:加剧了社会矛盾,损失了大量的土地和财产人口,内部矛盾尖锐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是苏维埃政权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直接的社会主义过渡)所采取的在经济领域所执行的非常措施,是强制执行而且是工人之间暂时的军事政治联盟。
1.主要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不用货币结算的统收统支的管理体制);实行贸易国有化,禁 止一切私人贸易和地方商品流通(取消市场,取消商品交换);实行普遍劳动任务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凡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参加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