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5
xredued04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备考需要一定的历史功底,对于已经丢掉书本多年的考生,我们推荐历史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现代科技与文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
1、开始标志: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运用。
(1)原子能技术的发展:1942年费米建成第一座核反应堆;1945年美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1952年研制第一颗氢弹;中国1964年第一颗原 子弹、1967年第一颗氢弹,成为继美苏英法后第五个能制造核武器国家;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座民用核电站,英国建成第一座工业核电站;核电站的出现标 志着人类进入原子能时代;1955年原子能和平利用走上正轨。
(2)航天技术的运用: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苏联首先发射载人宇宙飞船;1969年,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第一次在登月成 功,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其含义是:表明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跨入了新时代;1981年,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 机拉开了人类自由往返地球与太空的序幕;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成为继苏美之后第三个掌握此技术的国家。
(3)电子计算机技术: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是人类智力划时代进步。
2、核心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
(1)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地位及作用:是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因为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成为信息社会的窗口和平台,能将文 字、音响、图象和影象的信息高速度、大容量、高精度传送的家庭、办公室、图书馆、医院等,为人们提供交互式多媒体服务),是网络社会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先导 和基础。
(2)生物工程技术①1953年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测定,开创现代生物学的新时代;②生物工程技术: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初,包括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酶工程和蛋白质工程;1973年基因重组技术成功;1997年生命科学的重点突破——克隆技术产生(克隆羊“多利”);2000年和2003 年,人类基因工作草图和序列图谱完成,为破译生命之谜奠定基础。③影响:加快了人类认识自我的进程,推动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的革命性进展,为人类健康带来 福音。
3、特点:快速、便捷、高度智能化和全球化。
4、揭开知识经济时代的序幕①知识经济的含义及特点:以知识为基础、高科技产业为第一支柱、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可持续发展为目标。②出现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带来生产力的推动;后工业社会到来,世界经济发展转型,由能量推动的经济转向由知识推动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