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历史学科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学科知识题库> 教师资格历史学科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历史学科题库:世界近代史最全资料——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016-06-25 xredued04


(2)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共和国;

(3)标志: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

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1、领导者——斯大林;

2、发展道路——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

3、成就:实现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三、斯大林的政治经济体制

1、形成背景:面临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和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2、表现特点:以国家为核心、高度集中的体制,集中表现为经济高度集中,政治高度集权,文化高度划一。

(1)经济上

①忽视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强制手段管理经济;

②实行单一的全民所有制;

③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处于落后状态。

(2)政治上

①违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开展“大清洗”运动;

②党政不分,权力过于集中,形成高度集权和个人独裁。

3、评价:

斯大林经济政治体制是在苏联面临帝国主义威胁包围、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在特定时期推动了苏联经济社会的 高度发展,使苏联成为军事强国,实现了工业化,在高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之列,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成为冷战时期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

但这种体制存在严重弊端,经济上忽视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强制手段管理经济,实行单一全民所有制,片面发展重工业,农 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政治上开展全民大清洗运动,党政不分,管理过度集中,形成高度集权和个人独裁,严重阻碍苏联经济社会发展,导致在世界竞争中失利,导 致苏联解体。

1 2 3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