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7
xredued04
5.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1)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
2)经济技术的落后
6.民族意识觉醒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人物及作品
1)林则徐(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将英国的《地理》编译成《四洲志》);
2)魏源1848《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学习外国先进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3)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19世纪70年代以后,其中郑观应在所著《盛世危言》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建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这些主张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的意义。)
4)康有为(1898年4月保国会演说)
5)严复(1895年《救亡决论》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甲午战争后他有翻译了《天演论》,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6)1898年有人绘制的一副《时局图》,形象的表现了当时中国面临的瓜分危局。
7)孙中山(1894年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
7.太平天国制度《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
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的纲领性文件。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规定了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都与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 “两”来实行管理,每25户为一两。它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已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太平天国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 空想性质,而且该制度在太平军占领地区也并未付诸实践。
2)《资政新篇》:
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
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思想文化方面: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