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综合素质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综合素质题库> 幼教综合素质

2016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综合素质:难点: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2016-07-01 xredued04


另外,学前儿童心理活动各个方面的发展也不平衡。比如,感知觉在出生后发展迅速,而思维的发生则要经过相当长的孕育过程。

不同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心理机制、运动系统的活动能力、感觉和知觉的灵敏度、智力、知识范围、学习成绩、兴趣、态度,以及其他种种不同的心理特征,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性。

4.个别差异性

个别差异性是指在儿童发展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每个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具有独特之处。这种表现在个体发展方面的差异性,来源于个体遗传素质和生活环境的差别。

例如,相同年龄的儿童,在身高方面有明显的高矮之分;注意力的持久性、知觉的广度也有明显差异。儿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差异性,虽然在一定程度 上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还是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且环境和教育还能对遗传素质的优势与不足起到一定发挥与弥补作用。这一特征也是实行因材施教、 “长善救失”教育原则的基础。

以上这四种规律性的特点,从总体上概括了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的本质性的表现。这些规律反映出一些更为深刻的内容:儿童的生理成熟先于其心理的成熟; 每一年龄阶段儿童发展水平、特点的充分实现,将有助于其后的发展,否则儿童在下一阶段的发展将会受到一定阻碍;儿童的身心发展归根结底是儿童个体的发展, 尊重和顺应儿童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是促进儿童整体发展水平的丰富性的根本道路。

1 2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