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1
xredued04
三、其他方面的科技成就
1958年6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辆国产高级轿车——红旗轿车。
1959年9月26日,黑龙江一座名为“松基三井”的油井里喷射出的黑色油流改写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松辽盆地发现了世界级的特大砂岩油田——大庆油田。
1965年,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力的结晶蛋白质。
1966年,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
1973年,被世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1983年,中国第一台亿次电子计算机系统银河计算机研制成功。
1983年10月,中国王永民发明了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计算机汉字输入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1984年12月30日,中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登上乔治岛,建立中国南极长城站,1985年2月20日落成。1989年9月26日,中国南极中山站在南极大陆落成。
1984年,大亚湾核电站开始动工兴建。1994年2月1日和5月1日两台机组分别投入商业运行。这是我国引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建设的第一座大型商业用核电站。
1989年,中科院化学所研制出丙纶级聚丙烯树脂。在化学纤维5个品种涤纶、锦纶、丙纶、腈纶和维纶中,丙纶是中国自行研究开发成功的。
1993年10月,“曙光一号”大型并行计算机研制成功,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1994年,长江三峡实现大江截流,三峡工程开工建设。
1999年6月,我国首次赴北极考察。
2000年11月29日,我国独立研制的第一台具有人类外观特征、可以模拟人行走与基本操作功能的类人型机器人,在国防科技大学首次亮相。类人型机器人的问世,标志着我国机器人技术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率先在中国取得突破,人类基因组“中国卷”率先绘制完成。
2005年,青藏铁路格尔木一拉萨段全线铺通,于2006年7月1日开通运营。青藏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和建设者按照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目标,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优质高效地完成了青藏铁路全线铺通任务。
2009年,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在南极大陆内陆正式建成。2010年11月14日,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在美国公布,中国 “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以每秒2570万亿次的实测运算速度,成为世界上运算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这也是中国第一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