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4
xredued04
5.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
基于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和积极强化原理设计的教学模式“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风靡全球,成为了20世纪第一次世界性的教学改革运动。程序教学的基本 做法是:将教材分成若干小步子,学生可以自定步调,循序渐进,依次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积极反应给予及时强化和反馈,使学生的错误率降低。在 20世纪60年代,程序教学空前流行,许多教科书都是以程序化的方式编写。但到了70年代,人们的热情降低,并逐渐放弃了程序教学。不过,程序教学的合理 部分被应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
强化练习
【单选题】在日常教学中,由于学生表现良好,教师减少其家庭作业的量,教师这样的行为称为(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答案:B。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正强化即实施奖励,负强化即撤销惩罚,它们都可以增加反应的概率。惩罚是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 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惩罚和负强化有所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将来反应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 将来反应发生的概率。消退是指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 本题中,教师减少学生的作业量是为了学生以后继续表现良好,是增加学生日后表现良好反应发生的概率,所以属于强化,由于是撤销一个厌恶刺激(多的作业), 所以本例属于负强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辨析题】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无论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作用都是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答案:正确。斯金纳进一步发展了桑代克的刺激一反应学说,提出了著名的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按照强化实施以后学习者的行为反应,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 负强化两种方式。正强化是指学习者受到强化刺激以后,加大了某种学习行为发生的概率。负强化是指教师对学习者消除某种讨厌刺激以后,学习者的某种正确行为 发生的概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