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6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二十六: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2016-07-15 xredued04


(2)放纵型教养方式。采用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达到失控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蛮横无理、胡闹等。

(3)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予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父母的这种教养方式使孩子形成了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精神、思想活跃等。

4.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不仅是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场所,而且是发展智力、进行政治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地方,是促进儿童形成和发展人格特征最重要的部门,学生具有在学校里通过学习与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优良的人格特征,才能顺利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5.个人主观因素

人格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任何环境因素都不能直接决定人格,它必须通过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活动才能发生作用。社会上各种影响因素,首先要为个人接受和理解,才能转化为个体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才能推动他去思考与行动。

(五)中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

中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需要遵循必要的原则,实施途径和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激发中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

2.进行人格素质的整合教育;

3.实施以提高文化素质为基本内容的综合素质教育;

4.强化情感陶冶与行为训练;

5.优化育人环境,协调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形成人格培养的正合力;

6.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7.建立健全良好人格培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1 2 3 4 5 6 7 8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