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5
xredued04
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临近,推荐中学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评价目标】
1.识记心理健康、心理评估,心理辅导等概念。
2.理解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的主要特征及形成原因、辅导的一般目标。
3.结合实际说明行为改变的几种方法。
【主要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识记部分
1、心理健康的概念: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宣言中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利会适应等几方面。1989年,该组织又在健康的定义中增加了道德健康的内容以使其更全面。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可以归纳出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①对现实的有效知觉。②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③自我调控能力。④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⑤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⑥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
心理健康有高低层次之分,高层次(积极的)心理健康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而且能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发展建设性人际关系,从事具有社会价值和创造性的活动,追求高层次需要满足,追求生活的意义。
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
心理健康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社会评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