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6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考中国教育学家总结

2016-07-15 xredued04


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临近,推荐中学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中国教育学家

孔子

考点一:其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

考点二: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教育目的是把人培养成“贤人”、“君子”。

考点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启发式教学原则,也是中国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教育家。

考点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考点五:“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考点六:在教学过程中,孔子提出“学、思、行”。

考点七:“温故而知新”这一观点,反映了教学原则中的巩固性原则。

考点八:“力行近乎仁”这一观点,反映了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

孟子

考点一:孟子是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

考点二:孟子提出"仁政"主张。

考点三: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提出“性善论”,是内发论的代表人。

墨翟

考点:墨家代表人,其教育思想以“兼爱”和“非攻”为主。庄子

考点:“道法自然”,一切顺其自然。

荀子

考点:荀子提出“人之初,性本恶”,是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

1 2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