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6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名词解释归纳(三)

2016-07-16 xredued04


11、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12、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13、心智技能: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加工外在的信息。

14、认知策略: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加工活动。

15、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

11、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16、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17、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18、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19、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20、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

1 2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