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7
xredued04
9.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A.漫无目的幻想
B.走路
C.联想
D.发明创造
【答案】D。欣瑞讲师解析: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符合这三个特点的就是问题解决。
10.区分操作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反应的正确标准是()。
A.条件反应是否受到直接强化
B.新的S—R联结是否形成
C.强化物是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
D.强化物与反应同时出现
【答案】C。欣瑞讲师解析:操作性条件反应中,强化物出现在新的反应之后。而在经典性条件反应中,强化物出现在新的反应之前。
二、辨析题
1.根据维果斯基的观点,教学必须要考虑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任何教学也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已有水平。
【答案】正确。关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
2.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作用都是改变同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答案】正确。强化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
三、材料分析题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答案要点】
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