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笔试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试题二

2016-11-17 xredued04


5.教育实践中的“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 )。

A.顺序性规律

B.互补性规律

C.不平衡性规律

D.个别差异性规律

【答案】A。解析:“陵节而施”出自《礼记•学记》中的“不陵节而施之谓孙”。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指教育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由此可知,教育实践中的“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6.( )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

A.贝尔一兰卡斯特制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学

D.特朗普制

【答案】D。解析: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由教育学教授劳依德•特朗普创立。中学教学组织形式试图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计算课时的单位。

7.完形一顿悟说是德国的格式塔学派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以下不属于格式塔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 )。

A.韦特默

B.考夫卡

C.班杜拉

D.苛勒

【答案】C。解析:格式塔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苛勒、考夫卡和韦特默。班杜拉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

8.在苏联教育家的代表作品中,对我国教育产生过最大影响的是( )。

A.马卡连柯的《教育诗》

B.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

C.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

D.凯洛夫的《教育学》

【答案】D。解析:对我国教育产生最大影响的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编写的《教育学》,是第一部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著作。

1 2 3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