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7
xredued04
(3)特定性原则
学习策略虽然有通用策略,但没有适合所有情境的策略,每一种策略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因此,学习策略的训练要结合实际,要适合学习内容的特点。
(4)有效性原则
学习策略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因此要注意选择重要策略和常用策略,保证习策略的有效性。
(5)经济性原则
一方面,学习策略的训练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应避免超越学生的能力,避免因学习策略的不当而浪费时间;另一方面,学生习得的学习策略应简单易行,不要弄巧成拙。
(6)控制性原则
学生既要知道何时、如何应用他们的学习策略,又能反思和改进学习策略的运用。
(7)激励性原则
应当让学生认识和体会到学习策略的学习对于改善学习效率和质量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自己有能力控制学习。
4. 论述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参考答案】
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以下是影响人格发展的三个方面:
(1)家庭教养模式。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对儿童的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实现的。
(3)同辈群体。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使儿童能够进行人际关系和交流的探索,并发展人际敏感性,奠定儿童今后社会交往的基础,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发展。
5.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参考答案】
(1)学生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适应不良、厌烦情绪、挫折与紧张、困扰情绪的宣泄、寻求注意与地位、过度活动以及性别差异等。
(2)教师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师的管理方式、教师的威信等。
(3)环境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大众传播媒介、家庭环境、课堂座位的编排方式、课堂的物理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