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9
xredued04
4.教师可以边讲课、边板书,这种注意品质是注意的( )。
A.范围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
【答案】C。
欣瑞讲师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的活动。边讲课、边板书就是在同一时间内做两种事情,属于注意的分配。故选C。
5.当今社会的教育,有进一步将对青少年儿童的教育“成人化”的趋势,这一现象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的规律。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C。
欣瑞讲师解析: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而青少年儿童教育“成人化”指青少年时期的教育趋向青少年时期的下一个阶段的教育,违背了个体的阶段性特征。故选C。
二、材料分析题
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始终没有弄清楚榜样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榜样有两种,一种是人为树立的榜样,一种是生活中的榜样。人为的榜样一般是社会组织根据自己的需要和道德价值观对某人进行加工,包装和宣传。倡导公众向其学习,很多情况下,树立榜样是一种政治安排,往往附带意识形态的宣传任务。人为树立的榜样借助各种媒介的传播,可以到达使公众“知道”的水平,但其教育效果的获得却不一定能如其所愿。
与树立榜样不同,生活中的榜样是自然的,有着很高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学习价值。生活中的榜样不是别人树立的,也不是自封的,而是在生活中自然形成的,这种榜样不是一部分人为了自己或明或隐的目的而进行的包装产品,而是人性和人格光辉的自然展现,从榜样人物的角度讲,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他可以自然地生活,并在这种生活中自在地散发出自己的人格魅力,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是聚于内而形于外的,他的生活就是其德性和人格展现、展开、提升的过程,必然会辐射到周围;当然,他也可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控制自己的行为可以对他人产生的影响,从榜样的角度看,前者是暗示,后者就是明示。从榜样学习者的角度看,对榜样人物的暗示,学习者可以清楚地感觉到、意识到,在这一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道德倾向和需要决定是认同、排斥还是认同与排斥兼而有之。无论是这三种情况的哪一种情况,都是自己的自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