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9
xredued04
11.根据研究的目的观察某些特定的行为属于( )。
A.实况取样法
B.事件取样法
C.日记描述法
D.轶事记录法
【答案】B。欣瑞专家解析:事件取样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观察某些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完整过程而进行的研究方法。
12.学生的“向师性”所决定的教师职业特点是(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答案】C。欣瑞专家解析:学生的“向师性”是出于学生对教师的模仿,所以教师必须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显示出的是教师职业特点的“示范性”。
13.在中国,( )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原则。
A.孟子
B.孔子
C.苟子
D.庄子
【答案】B。欣瑞专家解析:孔子常用富有启发式的谈话法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思想。
14.“只要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说明教育具有( )。
A.历史性
B.继承性
C.永恒性
D.相对独立性
【答案】C。欣瑞专家解析:永恒性是教育最基本的一个社会属性。它是指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且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它和人类社会相伴始终,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有教育现象存在。
15.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内容
D.教育措施
【答案】A。欣瑞专家解析: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个包含多因素、多层次的整体系统。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