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2017-09-16 xredued01


(三)课外活动的意义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社会化;

2.促使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个性化;

3.课外活动给学习生活增添了乐趣;

4.课外活动在发挥学生特长发面也有重要作用。

二、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班级课外活动内容非常丰富,具体包括:班会、科技活动、文体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社会公益活动、课外阅读活动及其他活动。活动形式从参加活动的规模看,主要分为三类: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1.班会:班会是比较固定的班级活动形式。一般都在课程表中,每周一次。由班主任、班委会成员或者其他同学来主持。班会依据是否有明确教育主题分为主题班会和常规班会两种形式。主题班会是班主任依据教育目标,指导学生围绕一定主题,由学生自己主持、组织进行的班会活动,它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通常进行主题教育;常规班会,又称为“班务会”,是班主任按照固定的日程组织安排的班会活动,主要是布置班级计划,讨论集体建设情况。

2.科技活动:班级的科技活动可以通过科技班(队)会,科技参观,科技兴趣小组三种形式来进行。

3.文体活动:联欢会是经常采用的文艺活动形式,其他还有生日会,朗诵或辩论赛,班级才艺展示或大赛等。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各种文体小组利用课余实践开展小型体育竞赛,来达到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教育目的。

4.节日纪念日活动:利用中秋节、国庆节、父亲节、母亲节等中外传统节日或纪念日开展歌咏比赛等活动,进行爱国、感恩等相关主题教育。

5.课外阅读活动:与各科教师相互配合,推荐阅读科目,建立班级图书室或图书角,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读书心得交流会,开展好书推荐等活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6.其他班级活动:包括学习经验交流会,知识或智力竞赛,自我服务性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社会调查或参观等等。

三、课外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

班级课外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选题

选题过程中的几个依据:一是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和发展计划,看集体建设过程中对活动内容的需要。二是班集体的现实情况,是否有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三是学校教育计划和活动安排。选题大致确定之后,班主任应广泛征求各学科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充分讨论,初步确立活动选题,商议活动开展的基本形式。

(二)制订活动计划

活动计划是由班主任和班委会成员共同制订的。活动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活动的目的和内容、活动的基本方式和程序、活动时间地点安排、具体准备工作及组织管理等。

在制订活动计划中,还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尽可能发动和安排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找到相应的位置或体验的角色。二是考虑适当地借助外力,根据活动的主题和目的,邀请学校领导、科任教师、家长共同参与进来。

(三)活动实施与总结

活动实施是课外活动的中心环节。在活动的开始之前,利用集体舆论营造活动范围,调整全班同学的心理状态,将各种可能的干扰因素降到最低。在活动当天,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应对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偶发事件,活动的顺利进行。

活动结束之后要做好总结,可以开展小范围的座谈会,也可以广泛征求意见,然后形成书面总结。还要考虑后续活动及与下一项活动的衔接。

四、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

(一)要有明确的目的。

(二)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有吸引力。

(三)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337331076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临近,推荐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中学小学幼儿园,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1 2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