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8
xredued01
考察形式:
1、考察因素的作用,可通过俗语来进行考察,选择题形式。
例:(小学2016年上半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学校教育 B.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C.环境 D.遗传
答案:D。
2、考察四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简答题形式。
例:(小学2017年上半年)简答题:请简述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学校、环境和遗传素质只是为个体提供了外在条件,这些条件能否发挥作用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最终完全在于个体自己。
其次,人的主观能动性起着最终的定向、动力和基础作用。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着筛选、过滤和改造的机制作用。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精神状态、需要、兴趣、目的等来选择环境和教育对他的影响。
三、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 顺序性
表现: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连续不断的过程。
教学的启示:循序渐进
(二) 阶段性
表现: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总体特征,所对应面临的发展任务也各不相同。
教学的启示:不搞“一刀切”,“一锅煮”。
(三) 不平衡性(注意:强调的是个体自己跟自己比,强调速度)
表现:一方面是同一生理机能在不同年龄阶段发展速度不一样(例如身高),另一方面不同生理机能在同一年龄阶段发展速度也不一样(例如六年级学生的身高和心理成熟度)。
教学的启示:抓住“关键期”,“最佳期”
(四) 互补性
表现:一是身身互补(例如残障人士),二是身心互补(例如霍金身体残疾但是心智很强大)
教学的启示:扬长避短
(五) 个别差异性(注意:至少是两个人之间的对比)
表现:一方面是群体之间的差距,特别是男女之间,二是个体之间,不如说有人聪明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对教学的启示:因材施教。
考察形式:
1、考察规律的表现形式和教学启示之间的对应。
例如:(小学2015年上半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一特征觉得了教育工作要(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求同存异
答案:B。解析:题目强调的是不同儿童之间在身心上存在差异,根据每个儿童的个性特点应该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2、某一规律的具体表现,简答题形式考察。
例如:(小学16年上半年)简答题 :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一方面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变现在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所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体差异表现在身心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防止上的差异。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129164168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临近,推荐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中学、小学、幼儿园,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