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命题预测卷及答案(4)
2015-05-06
xredued04
三、论述题
13.【答案要点】幼儿德育是道德教育的起始阶段,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幼儿实施的品德教育。实施幼儿德育的途径如下:
(1)日常生活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幼儿德育应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
(2)专门的德育活动是实施幼儿德育的有效手段。专门的德育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与德育的内容与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行为表现,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德育活动,也就是为实现某项德育内容而组织的教育活动。
(3)利用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自发地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实践一定的社会行为,体验一定的社会情感,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其他任何形式难以替代的效果。
四、材料分析题
14.【答案要点】小凯和小丽的特点分别是:小凯的自我控制能力强,坚持性好,自我调节能力强,有策略。小丽的自我控制能力强,反应快,有策略。
评价:活动中反映了幼儿之间比较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说明平时教师可能比较注重幼儿在自由活动中各项能力的培养,符合幼儿园自由区域活动组织的要求。
教师的应对方法:在小凯和小丽之间发生整个事件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旁观为主,有必要做些记录。事后可以就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一些交流与引导。
理由:自由区域活动的特点是以幼儿自主活动为主,在没有发生幼儿无法解决以及危险性事件的情况下,教师应该扮演旁观者、记录者、引导者的角色。
专家点拨本题提出的问题较多,要求考生回答小凯和小丽的特点、给出评价和教师的应对方法,说明理由。考生在作答时。应一一注明清楚,避免遗漏。
15.【答案要点】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把对学生严格的要求与爱护、尊重、理解、信任结合起来。这条原则体现了社会人道主义的精神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存在的缺点错误,既要严肃批评,也要热忱帮助,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杜绝冷嘲热讽、揶揄挖苦等伤害学生感情的做法。案例中的老师在幼儿尿裤之后。既没有责备她,也没有置之不理,而是站在幼儿的角度安抚幼儿焦急的情绪,帮助幼儿换裤子,同时又真诚地与幼儿交流,反映了教师对幼儿的爱与尊重,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幼儿以后要注意避免该问题的发生,表现了对幼儿的严格要求。这位教师用实际行为体现了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五、活动设计题
16.【参考设计】
洁白的牙齿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牙齿,了解牙齿的功用。
2.知道如何才能长出整齐、洁白的牙齿。
3.使幼儿懂得如何保护牙齿。
二、活动准备
1.牙齿的挂图。
2.关于保护牙齿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呈现牙齿的挂图,引导幼儿观察牙齿。
(1)呈现牙齿的挂图。
(2)引导幼儿观察牙齿,包括牙齿的颜色、大小、形态。
2.让幼儿互相观察牙齿。
(1)让幼儿互相观察牙齿的颜色和整齐度。
(2)比较谁的牙齿更加整齐、洁白。
3.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
为什么有的人牙齿整齐、洁白,而有的人牙齿不整齐、发黄或发黑?
4.介绍如何才能生长出整齐、洁白的牙齿。
(1)换牙时应注意不用手摇动松动的牙齿。
(2)换牙时不要吃很多软糖。
(3)坚持早晚刷牙。
5.呈现有关保护牙齿的图片,让幼儿说一说如何保护好牙齿。
(1)酸甜食物会破坏牙齿的保护层,使牙齿受到细菌的侵害,因而睡前不应吃酸甜食物。
(2)坚持早晚刷牙,能够清除口腔和牙缝中的食物残渣,杀灭口腔中的细菌。
6.教师进行小结。
想拥有整齐、洁白的牙齿,就要注意保护牙齿。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