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精选考题猜想(教学设计题四)

2015-05-22 xredued04


◆初读课文

①默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清楚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②检查朗读情况:重点指导“鞠(ju)躬(gong)”、“胶(jiao)卷”,轻声字”停当(dang)”、“打量(liang)”。

③交流学习疑难,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④齐读全文后,小组讨论,谈谈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细读感悟

①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

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

②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③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

a.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理解“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

b.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

c.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d.引读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体会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孩子美好的愿望。

④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再读课文,升华情感

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提问两个问题:

①小男孩会回来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

②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1 2 3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