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2015教资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五)

2015-05-22 xredued04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知识的迁移”。

欣瑞专家解析: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2.【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欣瑞专家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包括:(1)发展的顺序性;(2)发展的阶段性;(3)发展的不平衡性;(4)发展的互补性;(5)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故本题选A。

3.【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德育的重点”。

欣瑞专家解析: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与指导。

4.【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科学学习的核心”。

欣瑞专家解析:在学习科学课程时,学生主要是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所以,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5.【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班级授课制的内涵”。

欣瑞专家解析: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它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班级授课制强调的是统一,齐步走,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6.【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教学的组织形式”。

7.【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欣瑞专家解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要求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初目标。

8.【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生的学习方式”。

欣瑞专家解析:自主学习关注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由学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重要含义就是主动学习。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主要品质。

9.【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

欣瑞专家解析:教学活动过程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评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定,这五个环节构成了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全过程,然而教学反思的内容也就主要围绕这五个环节展开。所以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备课的反思、对上课的反思、对布置与批改作业的反思、对课外辅导的反思、对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定的反思。

10.【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的作用”。

欣瑞专家解析:语文美育是在教师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让学生感受、领悟语文学科特有的美,从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的过程。

11.【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班级的性质”。

欣瑞专家解析:小学班级是一个双重性的组织,它既是学校的基层组织,也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基层组织。

12.【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班级管理的核心”。

欣瑞专家解析: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

13.【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欣瑞专家解析:对学校而言,指导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包括:(1)教育——在家长学校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2)引导——邀请家长观摩、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3)辅导——开展家长心理辅导与咨询活动。对于家长解决不了的问题,学校应该引导家长解决,而不能出面解决。故本题选B。

14.【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课堂气氛的内涵”。

欣瑞专家解析: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群体中占优势的比较稳定的情绪状态,其中包含了师生的心境、精神体验、情绪波动、师生关系等。

15.【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韦纳的归因理论”。.

欣瑞专家解析: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任务难度是外部的稳定因素,能力是内部的稳定因素,运气是外部的不稳定因素,努力是内部的不稳定因素。

二、简答题

1.【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义”。

【参考答案】所谓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一个人历经职前师资培育阶段,到在职教师阶段,直到离开教职为止,在整个教职生涯过程中,都必须持续学习与研究,不断地发展专业内涵,以逐渐迈向专业成熟的境界。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应是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化发展:(1)专业理念(2)专业知识(3)专业能力。

2.【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指导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

【参考答案】

(1)指导小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计划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成败。制订计划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明确具体情况;②要切合实际情况;③要留有余地;④要及时调整计划。

(2)指导小学生科学运筹时间。要指导学生善于抓住学习的最佳时机,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间隙时间等。

(3)指导小学生学会阅读。

(4)指导小学生学会观察。观察要有目的、有计划,要注意典型性,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掌握相应的观察方法和技术,对得来的资料要进行整理,要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得到较全面、较本质的认识。

(5)指导小学生学会记忆。要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提高识记的自觉性,积极地进行有意识记。要正确使用记忆方法,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要掌握记忆遗忘的规律,科学地进行复习。

(6)指导小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要抓住知识的精华和内在联系,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多角度、多渠道地思考,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参考答案】

(1)专业学习。主要目标是掌握作为一名教师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并初步形成教师专业情意;

(2)专家引领。既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又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专业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备课、听课、评课等,对教师帮助最大;

(3)同伴互助。这是教师成长的基本途径,实质是教师之间的对话,互助合作。互助形式有:帮扶式、谈话式、研讨式、理论学习式等;

(4)个人反思。教师自我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根本性动力因素,反思内容包括:教育事件反思,教学过程反思,教学风格反思,心智模式反思等。

4.【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知识”。

【参考答案】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三、材料分析题

1.【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评价小学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

【参考答案】

两个案例都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特征及联系。B教师的设计是不断激活学生“内存”的过程。建构主义非常强调个体的经验,个体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以经验为基础展开的,让学生充分调集和展示经验,是师生高效对话的前提。很明显,B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次成功的数学活动,我们可以预测这样的活动一定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这种魅力,一方面是因为它承接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很简单、很日常、很好玩,有信心、有兴趣去学习。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多感官的活动,探究这些亲切有趣的现象背后的原理,建立了一定的数学模型,培养了一定的数学能力,由此得到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持续动力。而这些都是A教师的教学设计所缺乏的。

教学效果预测:A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制表、画图等方式能够让学生掌握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B教师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不仅使学生更为牢固地掌握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2.【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小学课堂教学策略的认识”。

【参考答案】

(1)这一课的教学策略通过教师的提示指导、学生的个人活动和集体活动及讨论交流来学习。学习的途径:回忆自己生活经历中对月亮的认识,画出记忆中的月亮(画月亮),在讨论交流中表述自己画出来的月亮(说月亮),按记忆和逻辑顺序把画出来的不同的月亮排起来(排月亮),寻找解决“不同排列的正误”的依据一观察模拟的月相,观察真实的月相(看月亮),即采用了“学生对月亮的认识从记忆中的月亮向现实中的月亮发展的过程,过程的每一步都经过观察(或实验)讨论交流”这样的教学策略,结合实际生活并且是从生活出发达到科学观察的结果,完成教学目标。

1 2 3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