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2
xredued04
问题(三):
一、游戏导入
正式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然后让同学谈感受,再面向全体同学谈话。
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自读课文,想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学生自读后说一说)
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我们再读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句子画下来,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好吗?
[设计理由]学生通过读课文,画句子,分组讨论,初步感受课文。
二、朗读识字
1.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识记。
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给生字正音,注意读准翘舌音“钟、迟”,后鼻音“零”,鼻音“闹”。注意“欠”在“哈欠”一词中读轻声。
3.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从什么渠道或用什么方法队识的。如:
(1)熟字加偏旁识字:钟、零、闹、哈、迟。
(2)熟字换偏旁识字:快决、海…悔。
(3)猜谜语识字:“大门里边是市场”(闹)。
(4)运用汉字构字规律识字:哈、叹、钟、迟、悔。
4.巩固识字。
(1)同学之间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认识。
(2)用“找找说说”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比一比,看谁组得多。
(3)游戏巩固: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看哪组组词多,哪组获胜。
三、拓展延伸
用偏旁“门、口”和“尺、欠、合、中、市、又、井”等字可以组成“闹、哈、吹、钟、迟、进”等字。
四、课堂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理由]在自主识字中,初步学习生字,之后通过合作学习和在游戏中学习巩固识字,并通过拓展延伸进一步学习生字,达到牢固掌握生字的目的。
2.【参考设计】
问题(一):本文中的“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爸爸妈妈为早日结束“我”的哀痛,告诉“我”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间,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课文给我们以深深的启示: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然“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你就可以成功。
问题(二):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感受时间
播放“滴答”的钟表声。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感觉到了什么?
2.谈话导入
台湾作家林清玄,不仅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宝贵,而且他还能和时间赛跑。下面,我们学习第13课一一《和时间赛跑》。
3.质疑激趣
看到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整体感知,朗读感悟
1.整体感知学生朗读全文,要求正确、流利。
教师指导难读的语句。
如:“他们知道与其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2.默读思考
学生默读,圈点勾画,思考品味。 说说读懂了什么或哪里读不懂。
3.朗读感悟
(1)“爸爸”和“我”对时问的理解。以第5自然段为切入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感悟理解时问“一去不回、过得飞快”,明白和时间赛跑的原因。
(2)指导朗读。通过具体事例知道和时间赛跑就是“珍惜时问”,懂得怎样和时间赛跑。
(3)一分钟实验,体会珍惜时间的意义。感悟中心句“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用换词法理解“假若”。
4.归纳小结
照应开头,解决学生看到课题时的质疑。
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说话,获得珍惜时间的启示。
“虽然……但是,假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