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6
xredued04
25.C【解析】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C项既对他人(营业员)有意义,又对社会(文明)具有道德意义。
26.D【解析】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27.B【解析】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特点。
28.A【解析】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29.A【解析】客观性是任何科学及其研究都必须遵循的原则,教育心理学也不例外。
30.C【解析】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二、简答题
1.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言语直观的优点不受时 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使用。言语直观还能运用语调和生动形象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感情,唤起学生的想像。但是,言语直观所引起的表象,往往不 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鲜明、完整、稳定。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配合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2.(1)动作品质。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2)动作结构。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常有多余动作产生;(3)动作 控制。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不能主动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4)动作效能。完成一个动作往往比标准速度要慢,个体经常感到疲劳、紧张。
3.(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4.(1)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第一,学生是人,是能动的主体,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第二,学生是发展中的 人,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的需要。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2)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他们的主要 任务是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5.(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3)灵活利用零碎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