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备考题库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教师资格备考> 面试备考题库

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历史说课教案:秦王扫六合

2015-06-06 xredued04


3,教学重点与难点
(1)"秦的统一"是本课的重点
贯穿本课的核心问题是"统一";秦灭六国建立统一国家,秦朝的统一是第一次在中国历史上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开创了一个新局面.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虽然也出现过分裂割据的时期,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秦始皇在政治,文化,思想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焚书坑儒,北筑长城,开发南疆,对巩固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焚书坑儒"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焚书坑儒"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难以理解,易主观臆断.由于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初一学生因见识与阅历的因素,难以形成准确的空间概念.为了把历史事件和空间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深刻的印象,我将结合多媒体课件把"焚书","坑儒"的场面用动画演示出来,把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调动起来,将有助于对难点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本课采用的是引导探究教学法.
(2)教学用具的运用: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体验历史,播放秦统一后统一了货币,度量衡,文字和"焚书坑儒""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的影象资料.然后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思考历史,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探讨解决问题.
三, 学法指导
《历史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勇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初步了解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现实问题,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四, 教学程序
我对教学程序的设计分四个环节:创设情境——学习探究——总结评价——知识延伸.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我首先用多媒体放映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战国末期强大的秦国不断通过战争,兼并东方各国的土地,最后统一六国的影象资料.首先提问:"为什么秦有条件来完成统一 "让学生自由发言.通过刚才气氛的渲染,学生好象置身其中,兴致盎然,情绪活跃,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之中,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归纳出原因:(1)客观上的需要:结束了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实际上的可能:秦国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我"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也为后面的知识难点作了铺垫.
第二环节:学习探究.教师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哪位同学能谈一谈如果你是秦始皇,你统一六国后将会做什么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自然的问题过渡中产生强烈的兴趣,为下面列举"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创设有利条件.当学生沉浸在问题中时,电脑展示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师可以运用电脑图示逐次演示,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上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又通过中央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再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里,这就是君主专制,这样就形成封建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这套封建官僚制度造成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皇权是权力的中心.这样通过电脑逐次演示可以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条理化,既便于学生记忆,又可加深理解.(2)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教师首先放映一段动画:秦统一后天下的百姓是一家人了,一个原来齐国的百姓到秦国来买布,由于货币不同,没有买到.然后他又到原来的楚国,由于布的尺寸不一样,他又没有买到.最后他到原来的赵国,但由于不认识赵国的文字最终还是没有买到.这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刚才的动画片段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提出:"秦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有什么意义 "通过刚才的讨论学生可以很轻松的回答

1 2 3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