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8
xredued04
三、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教学中,不是老师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在老师的指引下,让学生自己学,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本节课我利用情境、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以观察、比较、分组讨论和应用及计算为主线。引导学生以“观察、对比、总结”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和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应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马上就要到清明节了,你会背诵哪些关于清明节的古诗?你能快速的说出这首诗有多少个字吗?(学生采用混合计算的方式说出古诗的字数)
(设计意图:现在正积极探讨是否进行文理分科,我想在数学课中同样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清明节就要到了,老师这节课就带同学们去我们家乡的苍山去游览一番。我们一共去了30名同学,还有老师。如果学生票每人2元,成人票每人5元,我们一共需要多少元?
(学生探究、解决说出计算步骤)
(设计意图:数学课是抽象的,有时甚至是乏味的,尤其是计算课。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本环节巧妙创设情境,设计让学生解决情境中的问题,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样学生参与的机会就多,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引出课题:四则运算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