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0
xredued04
2、从人物形象入手分析
思考:如果没有"风雪阻渡,江上放歌,引来浮浪公子孙富"这一偶然事件,十娘又有万金之资作家底,她和李甲会生活得很幸福吗?
讨论明确:不会。
(1)因为李甲有着太多的弱点
A、李甲用钱"撒漫","大差大使"
B、有心相好却无长久打算
C、李甲贪恋十娘美色,并未真正了解十娘所追求的"两心如一"的爱情。
D、过于愚蠢、懦弱:轻信小人谗言,对于十娘的从良,一直采取消极态度。
而十娘与之相比更显性格的优点:
A、有长远打算:苦心经营,细心积攒
B、聪慧:逼鸨母成全自己从良;有意考验李甲
C、刚强、坚定:以死威逼鸨母遵守承诺
D、忠贞:对李甲的感情坚贞不渝
(2)以李布政为代表的封建势力更让十娘非死不可
小说从一开始就以精确的笔墨,通过明明暗暗的交代,点示我们:以李甲的父亲李布政为代表的封建礼教阻碍了十娘与李甲的结合。
例1 在开头人物关系的介绍中,写李甲和杜十娘"一双两好,情投意合"。但马上点到"奈李公子惧怕老爷,不敢应承"。这一句为全文情节的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例2 对李布政的正面描写:"李布政在家闻知儿子逛妓院,几遍写字来唤他回去。"对李甲的描写:"他迷恋十娘颜色……后来闻知老爷在家发怒,越不敢回。"这已触到了造成这一悲剧的主要矛盾。
例3 在李甲筹划赎金的过程中,又顺笔再一次点示:"他们(李甲的亲友)也见得是,道李公子是风流浪子,迷恋烟花,年许不归,父亲都为他气坏在家……父亲知道,将好意翻成恶意。"此处特意点到李甲的亲友们也惧怕李布政,支持他对儿子的态度,说明李布政的存在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一种社会势力的代表。
例4 杜十娘跳出火坑之后面临一个出路问题,询问李甲,而李甲计议未有定着。他细分析,李甲并非不善谋划,关键在于惧怕父亲。所以他说:"老父盛怒之下,若知娶妓而归,必然加以不堪,反致相累。"由此可见,在杜十娘争取自由幸福的道路上的主要障碍是李布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