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1
xredued04
3.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零碎时间大多是学习的低效时间,如课余、饭前饭后、等人等车、乘车乘船等。这些时间也可以加以灵活利用。首先,可以利用零碎时间处理学习上的杂事。其次,读短篇文章或看报纸杂志,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或者背诵诗词和外文单词,这实际上等于在进行分散复习,可提高记忆效率。此外,可以进行讨论和通讯,与他人进行交流,在轻松的气氛里与人交流,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启发。
(二)努力管理策略
系统性的学习大都是需要意志努力的。为了使学生维持自己的意志努力,需要不断地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激励。
1.激发内在动机
对学习本身就有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一种重要的内在学习动机,它可以使人持续学习下去,敢于克服障碍,迎接挑战,从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学习的内在动机是可以自我培养的。
2.树立为了掌握而学习的信念
每个人学习时都带有不同的目的,这些学习目的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为了追求好成绩,即所谓的绩效目标;另一类则特别注重自己是否真正掌握,即所谓的掌握目标。除了要在考试中真实反映出自己的能力水平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给自己设立一个内在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学习是否成功。
3.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
在挑选学习任务时,要挑选那些具有中等难度的任务。中等难度的任务比太易或太难的任务更能激励自己。
4.调节成败的标准
学习时,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成败标准。如果标准一直过高,自己总不满意自己,结果会造成自责、自卑和情绪低落。相反,如果标准一直过低,自我感觉过于良好,造成盲目的自信,学习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只有适时调整自己内在的成败标准,才能维持自己的学习自信心。
5.正确认识成败的原因
学习有成功,但也难免失败。人在成功或失败时,肯定会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但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并不直接等于自己能力的高低。因此,在反应过后,需要冷静下来,客观而正确地认识自己成败的原因,以便获取下一次成功,避免下一次失败。
6.自我奖励
当学生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后,要设法让学生对自己进行奖励。
(三)学习环境设置策略
学习环境是可以人为地选择、改善与创设的。设置学习环境是为了使周围的环境更有利于学习活动的展开。首先要注意调节自然条件,如流通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明亮的光线以及和谐的色彩等。其次,要设计好学习的空间,如空间范围、室内布置、用具摆放等因素。
(四)工具的利用策略
学习工具是学习中所必不可少的学习资源,学会有效利用学习工具对我们的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1.参考资料的利用
选用参考资料时,要注意所选资料宜精不宜杂。使用参考资料时,要注意配合教材。
2.工具书的利用
工具书包括字典词典、百科全书、年鉴以及索引等。选择工具书时,要注意选择最新版本和有权威性的出版社或作者群,以确保知识的科学性和时代性。使用工具书时,一是要注意了解并熟悉检索方式,二是要注意将工具书中的信息与书本上的上下文结合起来理解。
3.图书馆的利用
进入图书馆,首先要学会根据图书目录查阅所需要的书籍。在图书馆看书,要注意做读书笔记和摘要。
4.广播电视的利用
广播电视不仅可供人娱乐,也能增长人的知识,开阔人的视野。但要注意有选择地收看,并且要严格控制时间。
5.电脑与网络的利用
电脑可用作教学工具和学习工具,但要注意电脑游戏的影响。
(五)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策略
学习总是需要与人交流,老师和同学是学习最重要的社会性人力资源,必须善于利用。1.老师的帮助
老师不仅是一座知识库,而且是学习的引路人和促进者,但不要过分迷信老师的权威性。关键是得到老师在知识、解决问题以及学习方法上的启发。
2.同学间的合作与讨论
同学间的相互合作和讨论有助于彼此相互启发、达成对事物的全面理解。同学间的合作存在许多形式:一种是双方或小组学习同样的内容,相互讨论,彼此提问和回答;另一种是双方或小组共同完成同一项任务。此外,同学间还可以相互辅导。
五、学习策略的训练
(一)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习策略的学习和使用都必须依赖于学习主体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没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和学习,也就谈不上学习策略的学习和使用。
2.内化性原则
学习策略的习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以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基础,经由榜样示范或主动践行、反复体验而逐步内化。只有内化的学习策略才能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技能,才能被灵活地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3.特定性原则
学习策略虽然有通用策略,但没有适合所有情境的策略,每一种策略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因此,学习策略的训练要结合实际,要适合学习内容的特点。
4.有效性原则
学习策略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因此一定要精心挑选,尤其注意选择重要策略和常用策略,保证学习策略的有效性。
5.经济性原则
一方面,学习策略的训练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应避免超越了学生的能力,不致由于学习策略的学习白白地浪费时间;另一方面,学生习得的学习策略,应简单易行,不要弄巧成拙。
6.控制性原则
学生既要知道何时、如何应用他们的学习策略,又能反思和改进学习策略的运用。7.激励性原则
应当让学生认识和体会到学习策略的学习对于改善学习效率和质量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到自已是学习的主人,自己有能力控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