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热门考点:4.1中学生心理认识过程

2015-06-11 xredued04


6.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提高正确再认和回忆的能力
对知识的再认与回忆既是检验记忆的指标,也是加强复习、巩固记忆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心理实验证明,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记忆的效果。即在没有完全熟记材料以前,就试图回忆材料,回忆不起来时再进行阅读,如此循环往复,直到记熟为止。这样有利于学生检查学习效果,发现薄弱环节,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难以记住的地方。教师除了定期检查学生外,还应让学生进行自我复述、自我回忆、自问自答、互问互答、独立作业等自我检查的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总之,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涉及多方面的因素。教师应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记忆特点和学习内容的不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以促进学生的记忆能力的提高。
四、思维
(一)思维的概念和特点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借助语言、表象、动作实现的,是人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它揭示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两个特点。
1.间接性
思维活动不反映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事物,而是借助于语言、表象、动作这些媒介,在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反映,这就是思维的间接性。例如,我们不能直接感知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但是通过这个人的言谈举止,则基本上可以作出判断。
2.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包含两层含义。
其一,思维在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将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形成对事物的本质认识。例如,在儿童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人及其诸多属性之后,经由分析,抽象出人的本质属性并加以概括,就形成了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即使用语言,并会使用和制造工具。
其二,思维不仅能揭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且还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联系即规律。例如,借助思维,人就可以认识植被破坏与水土流失、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间的关系等。
思维的概括性在思维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使人类的认识活动摆脱了具体事物的局限性和对具体事物的依赖性,这就大大拓展了人的认识范围,而且也加深了人对事物的理解。
(二)思维的种类
1.按个体思维的水平和凭借的不同划分(1)直观动作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是指凭借直观感知和实际行动解决问题的思维。通过动作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以实际操作为手段,例如修家电时常常会运用动作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的联想解决问题的思维。以具体概念为支柱,这种具体概念与事物的表象有密切联系,具有一定的形象性。例如,让幼儿回答“马是什么”,幼儿会首先在头脑中浮现出骑马或马拉车的形象,然后才能回答,这就是具体形象思维的典型形式。
(3)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进行的思维,也称抽象思维。它是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它以言语为工具,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