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1
xredued04
3.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石榴熟了,摘下一个,剥去它的外皮,里面又是怎样的呢?
(2)小组学习,观察石榴内部。
(3)汇报观察结果。
(4)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描述他观察到的石榴子儿的?
(5)学生质疑,学生释疑。(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解决。)
(6)再读第四自然段,用△△△标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7)指名读,学生评议,再齐读。
●观察时,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闻一闻,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地了解了石榴的内部,调动学生的各种感管,激发了学生思维;学生质疑,学生释疑,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四、读写结合,形成能力。
1.总结:作者通过观察,不仅写出了石榴的颜色、样子,还写了它的味道。其实,观察不仅包括看,还包括尝、闻、摸、听等。
2.布置作业: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写一种水果,通过看、摸、闻、尝,写出它的颜色、形状、味道和气味。
●在理解内化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运用积累,实现知识的迁移,增强语文实践性与可操作性。这一作业布置,具有针对性,使课内学得的观察方法迁移于课外,真正做到了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面试热点:如何提高自己的备课能力 如何在教师资格面试中快速备课 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中导入环节 面试精神太紧张?
提示:“Ctrl+D”收藏此页面,届时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公布最新动态。
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内部资料、内部测试题
教师资格证保过班,十余年年教学培训经验,带你一起冲刺考点! 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xreduv QQ群|手机APP一手全掌握 加入我们,分享学习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