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03
xredued04
六、说教学过程
从培养学生主体参与,自主探索的角度出发,分如下六个层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第一个层次:创设生活情景,帮助学生回顾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课件展示丰富多彩,形状各异的统计图。刺激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带领学生走进多姿多彩的统计世界。
(统计世界里有那么多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吗?认识他们并不难,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春天到了,四年级和五年级的小朋友组织了一次郊外活动,下面这两复统计图就对两个年级的活动情况做全面的反映。我们来看看。)
展示书115页的两幅单式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
1、独立思考、回答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分组讨论这两幅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一环节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复习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为复式条形图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个层次:设置悬念,用认知矛盾凸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教师提问预设)比较各个项目中四、五年级人数情况;(学生小组讨论)你觉得这样观察麻烦吗?根据两幅图的特点,你有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麻烦?
(我这样设问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创设认知冲突,让学生在认知的冲突中,思考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从而使整节课充满一种问题意识。)
第三个层次:合作探究,将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合并方法,交流学习体会
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后,再组织交流,在这里老师紧紧抓住“如何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二合一”的重点,进行引导。
通过观察,学生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些结论:1、“将两复图重合在一起”,当学生出现这一想法时教师马上让学生讨论其可行性并通过可件展示,如果完全重合后,横轴和纵轴完全重合再了一起,便于观察了,可直条也重合了,反而不便于观察了,那怎样来解决这一问题呢?;2、将两幅图的直条并列在一起:由于学生受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很可能不能准确的表述并列的过程,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各个部分怎样合并?并借助课件进行直观演示,让学生清晰理解两幅图的合并过程:横轴纵轴完全重合,两种直条并排在一起。
第四个层次:对比观察、分析比较统计图、总结复式条形图的优势
同学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现了一种新的统计图形式,这种统计计图的名字叫“复式条形统计图”展示课题。
当新的统计图呈现在大家眼前之后,变引导学生对这个统计世界的新朋友进行细致深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