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07
xredued04
第二,那些具有重要方法和方法论意义的知识内容更值得让儿童去探究学习。
在科学探究中,为了发现和认识自然现象或事物的特征,揭示自然的发展规律,个体要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包括观察、比较、分类、测量、交流、预测、 假设、实验等来寻求对于自然问题的答案,获得对于自然世界的理解。因此,科学方法是科学探究的灵魂,在选择科学活动内容时,具有重要方法和方法论意义的知 识内容尤其值得让儿童去探究学习。尽管各种知识都具有方法的意义,但是其意义大小并不相同。一些事实性的知识,比如,小兔子的外表,各种树木的形状,等 等,这些知识只要儿童去观察就大致能了解了,没有必要设计成探究活动让儿童一一去发现,因为这些知识在科学方法上可能是雷同的。而那些具有方法和方法论意 义的知识内容则有必要设计成让儿童去探究的活动。例如,像"如何使热水冷得快"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使孩子通过使用不同的方法了解有关热水变冷的简单的物 理常识,而且在探究过程中能够使孩子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因而是有价值的教育内容。
第三,在选择和组织科学教育内容上,要注重连续性和层次性。
很多教师在组织科学教育活动时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教育内容,事实上,我们原有的常识内容中,有很多简单的科学知识和原理是适合于让孩子进行探究学习 的,比如颜色(调色)、磁铁、水、空气,等等;此外孩子们身边很多的自然现象也都是很好的科学教育内容。但是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我们认为,要注意活动之 间的连续性和层次性,这种连续性主要表现为要给孩子提供连续的对科学的理解和体验,而不是随意的、盲目的活动;层次性就是要注意活动的难易和重点,例如, 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要让孩子观察,有的活动就可能侧重在孩子对于科学方法的认识。同时,要注意不要把一个活动设计得过于宽泛,要挖掘一个活动的核心科学概 念以及各个核心科学概念之间的递进关系,使活动能够成为顺应孩子思维发展特点的连续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