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教育理论> 教育心理学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第四章】

2015-08-08 xredued02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
2.C。解析:内部动机由内部心理因素转化而成;外部动机由外部客观条件激发而成;近景性与远景性学习动机是从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及其作用的久暂来划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远景性内部动机,故选C。
3.C。
4.A。解析: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等因素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5.C。
6.D。解析:成就动机理论将动机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
7.B。解析:在心理学上,学生在学习上争取得好成绩的主观愿望被称作学业动机,故选B。
8.A。解析:各方面内驱力随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社会地位和文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9.A。解析:B选项为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为稳定的外在原因;D为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10.B。解析:动机的激活功能即动机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故此题选B。
11.B。解析:力求成功者选择的任务难度适中,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难度过低和过高的任务。
12.C。
13.A。解析: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将学习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动机与远景的间接动机。题干所述正是远景的间接动机的概念。
14.C。
15.A。解析:努力、运气属于不稳定因素,任务难度属于外在因素。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解析:正强化指通过奖赏,以增加活动出现的概率。
2.AC。解析: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是低级的外部的学习动机,与内部的求知欲无关。
3.BCD。解析:应当详细了解这些科学家所代表的流派。
4.AD。解析: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力系统。
5.AB。解析: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三、填空题
1.自我中心论
2.降低
3.利他主义
4.诱因
5.内部;外部
6.附属
7.避免失败
8.替代性强化
9.效能
10.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归因方式
11.替代性强化
12.高尚
13.自我实现
14.行为;人本
15.自我强化
四、名词解释
1.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2.动机水平:指对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问题的需要诱发的情绪详态。
3.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4.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l977年提出的,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1 2 3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