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教育理论> 教育学

2015年全国幼儿教师招考训练试题三

2015-08-09 xredued02



四、简答题
1、幼儿的社会性动机主要有哪些?举例说明。
2、什么是内部机动和外部机动?
五、分析论述题
1、简述需要、诱因与动机的关系。
2、引发幼儿学习动机可以采取那些措施?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二、名词解释
1、认知的动机是获取知识、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机。
2、附属的动机是指为了赢得他人(如教师、父母、同辈等)的赞许与认同而努力学习的动机。
3、自我提高的动机是指通过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而获得相应地位、威望的动机。
4、问题情境是指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是幼儿力所能及、但需要一定努力和投入才能解决的问题状态。
5、诱因是能够激起个体的定向行为,并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三.判断题
1、非2、非3、非4、是
5、非6、是7、非8、是
四、简答题
1、答:幼儿的社会性动机以幼儿的社会文化的需要为基础,如交往需要,归属需要。求知需要,社会赞许需要等。比如在幼儿园里,偶尔很希望得到老师和其他幼儿的接受,有交往和归属的需要。
2、答:内部机动是指受内部动力驱使而去活动的一种动机。
外部动机是指受外部刺激趋势而去活动的一种动机。
五、分析论述题
1、答:需要和诱因共同决定了个体的动机。动机是指发动、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急智。
需要比较内在、隐蔽,是促使个体活动的内部原因。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个体的活动,并使需要游客能得到满足。
一方面,没有需要或已经得到充分的满足,则个体就不会趋向相应的目标。另一方面,没有诱因,也就不会有某种特定的需要。
在同意的动机结构中,需要与诱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个体的活动曲解于需要和诱因的相互作用。
2、答:(一)、应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新颖有趣的教具。
(二)、设置问题情境。利用精心设置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这是将内在动机和外加动机有机结合的有效方式。
(三)、制定具体、明确而适当的学习目标。
(四)、给予积极反馈,使幼儿有成功体验。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1 2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