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教育理论> 教育学

2015年全国幼儿教师招考训练试题四

2015-08-09 xredued02



二、名词解释
1、动机是指发动、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动力机制。
2、需要是指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
3、内部动机是指受到内部动力驱使而活动的一种动机,由个体的内在需要引起。
4、外部动机是指受到外部刺激驱使而去活动的一种动机。
5、学习动机是指促使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它是一种社会性动机。
三、简答题
1、答:动机是它是指发动、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 急智。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活动,这种内部过程经常通过外在行为或活动反映出来。
作用:(一)、激活作用。
动机可以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活动冲无到有、从潜在状态转为活跃状态。
(二)、指向作用。
在动机的作用下,个体的行为朝向具体的目标或对象。
(三)、维持作用。
动机不仅可以激发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的目标。
2、答:(一)、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二)、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
四、分析论述题
1、答;某一幼儿不喜欢从事绘画活动可能是因为
(一)学习任务的特点
首先,与学习任务的难度水平有关。过难或过易的学习任务都无助于学习动机的产生。其次,与学习任务的有趣性和新颖性平有关。形象鲜明、生动具体、活 动多变的事物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与注意。再次,与学习任务的明确性有关。学习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心中期待着一个好的成果,学习起来就觉得有目的、有意 义,兴趣与投入自然增加,兴趣就很难维持。
(二)教师的行为与态度
(三)基本需要的满足
2、答: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分成多个层次的,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才有可能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由于幼儿 学习动机处于幼儿需要满足之上所以要使幼儿产生学习动机,首先要满足幼儿需要。当幼儿需要满足时,才会产生较强的学习动机,努力去探索环境、完成自己力所 能及的事并有助与学习适应集体生活,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和态度。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1 2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