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制语文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学科知识> 教师编制语文

2015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专业知识(二)

2015-08-13 xredued04


(二)名词修饰名词,直接表示判断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没有任何标志,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如:

(1)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2)秦,虎狼之国。(《屈原列传》)

(三)用副词加强语气表示判断

为了加强判断语气,往往在谓语前加上副词,如“乃”“则”“即”等,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如: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但是要注意,这些词除了有加强语气表示判断的作用外,它们也有自己的意义,要注意区别。

(四)用动词“为”表示判断

“为”在文言文中有时也能起到表示判断的作用。如:

(1)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五)用动词“是”表示判断

“是”在先秦文言文中很少做判断词,在汉以后做判断词的用法才渐渐多起来。如: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六)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过秦论》)

(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真题点睛

下列选项中,句式有别于其他三项的是()。

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 此世所以不传也

C.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D.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答案】 A

【名师点评】 B、C、D三项都是判断句,A项是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正常句式应该是“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因此,本题答案选A。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1 2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