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制语文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学科知识> 教师编制语文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备考冲刺之记叙文(四)

2015-08-17 xredued04


2.“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尤其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与贝多芬为伴的“永恒”指的是

【错误解答】 指音乐。

【错解分析】 答题不全面。没有揣摩出作者的写作目的,对作者的思想倾向也把握不准确,理解肤浅,答题敷衍,阅读理解水平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从全文看作者所说的“永恒” 不单单指音乐,还包括自然,更指生的意志和高尚的精神以及道德情操。归纳起来应该是两个方面,一是实指二是虚指。

【正确解答】 心里的音乐;大自然;生的意志和高尚的精神

3.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

(1)“巨人”的述说

——简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语言描写

(2)“老狮”的画像

——谈谈《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肖像描写

(3)他者的视角

一试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侧面描写

“一个躯体五叹左右的人,两肩极宽阔”,这个给人以总体印象:一个宽肩膀的五叹汉子。

其次写他的穿着打扮:“他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作黄色,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所有这些看上去都已经显得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上衣 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么东西”,用了特写式的镜头对其穿着在颜色、形状、新旧程度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让人具体可感,他的形象在读者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 迹。

最后写到他的头发:“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栉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 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颔,整个描绘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这个细节描绘,既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受,又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他的生活特征和坚强的 意志,尤其是由实而虚的转换,不知不觉地给读者以感染。作者描绘其逼视目光的和紧闭的嘴从侧面对其性格进行了刻画。

专家会诊

1.阅读叙事类文章首先应该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让他自己脑海里有个总体印象,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去把握人物,才能从欣赏的角度去理解人物。

2.学会分析小说中运用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等,分析作者运用这些描写的方法的灵活多样性和目的性。答题时应该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理解。

3.对小说的主题的把握是阅读小说最为重要的,也是最为关键的。这就需要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倾向以及作者对自己所写人物的褒贬态度等。出题人有时会将对小说主题的理解作为考查的重点。

4.注意虚实结合的手法在小说中的运用。答题时应该结合实际,注重对”虚”的理解。像主题、社会意义、写作技巧、表现手法等。

培训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教育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轻松备考,掌握考点!各省教师编制考试介绍入口点击查看更多考试政策>>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1 2 3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