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制语文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学科知识> 教师编制语文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备考:识记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2)

2015-08-17 xredued04


【错误解答】(1)王维(应该是韩愈)

【错解分析】(1)对人物所处时期写得不够准确,对难写字平时没留意其正确写法

【正确解答】(1)韩愈 青霭人看无 (2)姜夔 尽荠麦青青 (3)哥伦比亚 百年孤独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浣溪沙

苏 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沈郎多病不胜衣。沙上不闻鸿雁信,

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1)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在不同时代都表现了不同形式,如唐诗宋词元曲。以宋词为例,又显示不同的风格,苏轼开创了_______________派 词风,其代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能够表现其豪放风格的脍炙人口的名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故垒西边,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苏轼的这首《浣溪沙》词的风格属于___。

(2)此词历来为人赞颂,有人说上片写得跌宕起伏,有动态感;有的人说下片融情人景,耐人寻味,有的人说整首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你针对这三种观点之一种,作出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解答】能够答出苏轼开创了豪放派,但代表作品说得不对,如答《赤壁怀古》,也有答《水调歌头》

【错解分析】翻一下唐宋词鉴词典就知道为什么答《念奴娇》和《水调歌头》不对,因为这种词牌苏轼填了好多首,风格也不一致。

【正确解答】 (1)豪放派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婉约词。

(2)①有人说上片写得跌宕起伏,有动态感,其理由一应该是:首句连用三个动词压、贴、飞,构成连动句式,振动起整个画面。次句把时空交互在一起 写,由燕争泥推知是春天,天气是初晴,地点在池馆内外。这两句色彩明快。第三句点出作者自己,由于情感外射,整幅画面顿时从明快变为阴郁。这一喜一忧,一 扬一抑,产生了跌宕的审美效果,增加了动态荚。②有的人说下片融情入景,耐人寻味。其理由应该是:“此情惟有落花知”一句,落花本无知,但是由于作者的移 情作用,竟使无知的落花变成了深知作者心情的知己。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产生“韵外之致”;耐人寻味。③有的人说整首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其理由应该 是:全词上片头两句写景,第三句抒情、用的是先实后虚的手法;下片虚实结合,情中见景。

1 2 3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