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制生物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学科知识> 教师编制生物

2015教师招聘考试生物备考:《生物与环境》之群落

2015-08-20 xredued04


5.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根据各个种在群落中的作用不同,将其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群落成员型。植物群落研究中,常用的群落成员型有以下几类:

①优势种和建群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称为优势种,优势层的优势种常称为建群种。

②亚优势种: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

③伴生种:伴生种为群落的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

④偶见种或罕见种:偶见种是那些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

6.种的多样性:

①概念:指生物种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

②两层涵义:种的数目或丰富度;种的均匀度。

③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7.物种多样性的时空变化

①空间:纬度:随纬度升高物种多样性降低;海拔:随海拔升高物种多样性降低;水体:随深度增加物种多样性降低;

②时间: 在群落演替的早期,随着演替的进展,物种多样性增加;在群落演替的后期,物种多样性会降低。

8.群落的垂直结构:

主要指群落的分层现象。群落的分层与资源(光、矿质营养、食物、微气候等)利用有关。

①植物群落的成层现象(光、矿质营养、水分等) 地上成层现象、地下成层现象、层间植物

②动物的分层现象(食物、微气候)地下、地面、空中。

③水生群落的分层(主要与光照、温度、食物和溶氧量)挺水草本层、飘浮草本层、沉水漂草层、水底层 漂浮动物、浮游动物、游泳动物、底栖动物、底内动物。

9.群落的水平结构:

指群落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亦称群落二维结构。 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就是它的镶嵌性。是由于植物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均匀造成的,从而形成了许多小群落。主要控制因素:气候因素:微气候、径 流;土壤因素:营养物质、土壤质地、地形特点;植物因素:他感作用、遮荫作用、繁殖特点;动物因素:喜食情况、种子散布、食物贮藏、践踏、挖洞。

1 2 3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