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1
xredued04
二、积累情感视野,享受阅读乐趣,促进综合发展
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往往都是丰富、深邃的思想感情的载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体会、感受文章传达的情感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必由之路。然而, 作者的爱恨情仇,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学生未必都曾经历,也未必都需经历。阅读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丰富情感阅历的过程。通过阅读,了解芸芸众生、社会百态, 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提高识别真善美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求作者心灵的轨迹,找到与作者的共鸣点,深入感受文章的境界,挖掘出作品所蕴含的 美。而"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学生的第一感觉,即作品给他们的最大震撼。有时也许出人意料,甚至有失偏颇。如 《一碗清汤荞麦面》中的人物形象给人印象非常深刻:善良真诚的老板夫妇,自强自立、懂事孝顺的兄弟俩,朴素坚强的母亲。可是也有学生完全忽略了这位母亲。 教师不能对此置之不理,但也不能把自己的感悟或者教参的说法强加给学生,而应让他们各抒己见,在倾听与言说的过程中获得真知灼见。读过林清玄的《好雪片 片》,平时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走上街头观察起形形色色的流动人口:乞丐、商贩、民间艺人......读《龙永图趣说WTO》,懂得了"中国要做好为 WTO打工的准备",他们不再单纯地以为打工就是为了赚钱,就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油然而生的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 书"的凌云壮志;读《做日本第一流的》,他们恍然大悟,只要志存高远,普普通通的"我"也可以成为第一流。无论他们的结论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学生的视野 不再局限于教室和课本,而是走近生活、走向社会。学生不仅在情感的熏陶中享受着阅读的乐趣,在切身的体验中形成自己终身受益的质疑品质和释疑能力。更重要 的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树立起作为学习者所应有的岗位责任意识,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无论采用那种教学方式,阅读教学都应以发展为本,而不是以能回答课后的几个思考题为标准。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实现其自我价值。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还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立足长远,循序渐进。
培训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教育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轻松备考,掌握考点!各省教师编制考试介绍入口,点击查看更多考试政策>>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