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8
xredued04
◇《约翰•克利斯朵夫》
罗曼•罗兰有“欧洲的良心”之称。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获得了1913年度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和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个为追求真诚的艺术和健全的文明而顽强奋斗的平民艺术家的形象。他是从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天才音乐家。 在他成才道路上受了两个人的影响:祖父培养了他的音乐才能;舅舅教导他创作要真诚,还引导他去野外聆听大自然的音乐。他个性倔强坦率,又有点鲁莽,但心灵 世界丰富而敏感。逃亡法国后,他发现巴黎的文艺界像个杂耍市场,于是他对法国的文艺界、文学界乃至整个法国社会进行了抨击。他要使自己的音乐成为人类相互 沟通的桥梁。他开始到民间。去,和平民交朋友,还想办一所平民音乐学校。奋斗失败后的克利斯朵夫认为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的唯 一手段是艺术,唯一思想武器是“爱”。他追求的艺术是一种“纯艺术”,他的这种认识基于博爱主义,但这 又使他最终走向妥协。晚年最大的乐趣就是在下一代中传播爱的种子。在创作上,潜心于宗教音乐。他 的艺术境界变得清明恬静,失去了往昔的战斗气息。克利斯朵夫在他所追求的心灵的和谐中走完了自己 的人生道路。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艺术特色表现为:一是传统性与现代性交融为一体。采用内心独白、自我对 话、梦境、联想、抒情性插笔以及情景交融等多种艺术手段。二是音乐性。它是这部小说的另一个独到的 艺术特色。
◇高尔基和《母亲》
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中的尼洛夫娜是由一个旧式的家庭妇女,经过革命洗礼转变为坚定的革命 者的典型形象。她是钳工的妻子,身受政权、夫权和神权的三重压迫。无权的地位使她整天沉默不语、提 心吊胆,显得悲哀和柔顺。革命者常在她家里聚会,她从恐惧变为习惯,自发地认为革命事业是对的。出 于母爱,她主动承担了送传单的任务,迈出了革命的第一步。“五一”游行儿子被捕之后,她到城里与革命者交往,受到更多的熏陶,她已经从爱儿子扩展到爱同 志,送传单是工作的需要了。母亲被捕,彻底完成 了这一形象从胆小怕事、逆来顺受的家庭妇女到自觉工作、坚定无畏的革命工作者的转变。
小说的意义在于:母亲的转变是广大人民群众革命意识觉醒的具体体现,显示了革命理论和运动树教育人、改造人方面的巨大威力。
◇海明威和《老人与海》
海明威是美国的重要代表作家。他的《老人与海》充满象征意义,寓意很深。故事表现了“英雄与环境”这个传统的主题。在这场英雄与环境的斗争中,桑提 亚哥是一位失败的英雄,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桑提亚哥赢得了胜利。桑提亚哥的生活信条和“硬汉子”的精神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 灭,可就是打不败他。”也是这一形象留给读者最深刻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