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8
xredued04
4.教师职业道德的结构
(1)教师职业理想
所谓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别的选择以及在工作上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职业理想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崇高的职业理想才能产牛模范遵守职业道德的行为。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崇高职业理想,它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
(2)教师职业责任
所谓教师职业责任,就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教师的根本职责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换句话说,人民教师的职责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自觉履行教师职业责任,就是要求教师把职业责任变成自觉的道德义务,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而无私奉献。
(3)教师职业态度
教师职业态度,是指教师对自身职业劳动的看法和采取的行为,简而言之,就是指教育劳动态度或教师劳动态度。
在社会主义社会,教师职业态度的基本要求是:树立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努力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4)教师职业纪律
教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所遵守的规章、条例、守则等。
(5)教师职业技能
教师职业技能集中地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教书育人活动的效果是教师职业技能的反映。
(6)教师职业良心
所谓教师职业良心,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对社会、学校、职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主要应做 到以下几点:第一,有着强烈的教育信念;第二,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三,不断反思,经常对自己的行为思想进行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
(7)教师职业作风
所谓教师职业作风。就是教师在自身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第二,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第三。忠诚坦白,平等待人;第四,发扬民主,团结互助。
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和体系
遵从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借鉴古今中外构建教育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经验和历史教训,我们以四种基本关系范畴和三个基本层面来构建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体系和内容。
(1)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
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实质上反映了教师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相互关系时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①理想层面
忠诚并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人梯精神”、“红烛精神”便是其真实写照。
②原则层面
忠于职守、依法执教、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③规则层面
不准有违背国家法律、方针政策的言行,不准参与和支持有损于国家利益的活动;不得利用专业职务和专业工作(招生、考试等)之便,收受他人财物;不得 在申请某一职务或职位之时出示虚假专业资格证明或做虚假陈述;不准做污染或破坏教育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事,如说脏话、故意损害教学仪器设施等;不准在 工作时间内做与教育、教学工作无关的事;不准旷课、随意调课和对工作敷衍塞责;不准在课堂上抽烟、使用移动电话;不准弄虚作假,虚报、篡改个人工作绩效; 不准掩盖、篡改已出现的重大教育事故;不准衣冠不整。
(2)对待学生的道德
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教师的基本任务,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师职业道德要面临的最重要的关系。
①理想层面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②原则层面
平等、公正、民主地对待学生。
③规则层面
不准使用威胁性语言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准以民族、性别、地域、家庭背景、身体状况、学习成绩以及身心发展水平为由偏袒或歧视学生;不准以奖惩学 生等由教师专业职务所赋予的权力或其他由师生关系所带来的便利。谋求诸如推销商品,特别是书籍、参考资料等私利;不准超范围、超程度、超时间增加学生的学 业负担;不准以任何借口向学生索要财物或接受学生的馈赠;不准以个人的好恶,取消、取代或操纵学生正常的自治团体活动;未经学生本人允许,不准以任何借口 查阅学生的日记或私人信件;不准因个人或少数学生不轨而责备或处罚全班学生;不准因学生违反纪律而加罚与违反纪律无关的任务(如因违反课堂纪律而加罚作业 等);不准利用教师的优势地位和便利条件与学生谈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