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知识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保教知识知识与能力

2015教师资格证国考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精选练习题:学前教育的原则与特点(5)

2015-08-29 xredued04


1.什么叫发展适宜性原则?如何具体体现这一原则?

【答案要点】

(1)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此项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针对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

(2)从年龄的一般特征来看,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幼儿在身心发展上的特点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年龄特征提供相应的发展环 境。比如:设计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提供合适的教学器具;开展有层次的游戏。同时,根据最近发展区的原理,为不同的幼儿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另外,幼儿园的 环境应该是宽松的、自由的、和语的,并且是安全的和多样的。

2.简述陈鹤琴对我国学前教育学发展的贡献。

【答案要点】

(1)他指出学前教育对于儿童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2)他强调学前教育要考虑儿童的特点。幼儿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儿童不是小大人。

(3)他指出要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儿童成为“体魄强壮、品德良好和智力发达”的祖国幼苗。

(4)他提出幼儿教育要注意多样性。

(5)陈鹤琴坚决反对以教师为中心或儿童中心主义的倾向,强调教师要对幼儿加以指导。

(6)他指出幼儿园要和家庭紧密配合。

3.为什么说在幼儿园中教师与保育员的良好工作伙伴关系是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

【答案要点】

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与保育员往往对自身的价值认识有所不同,保育员地位明显低于带班教师。有些保育员认为自己比不上教师,于是对于教育儿童的任务 总是采取回避的态度,只要有教师在,保育员不在教育方面与儿童有任何的接触。有些教师认为自己是教师,比保育员的地位高,所以,对保育员工作也是采取不闻 不问的态度。有时保育员因某些事需要教师的帮忙,有些教师甚至采用一些非常不正确的方式方法进行回避。还有一些保育员认为,自己同教师一样受过专业训练, 能力也不比教师差,为什么不能做教师呢?正是由于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使得她们在日常工作中,不仅不能尽自己的能力做好本职工作,甚至还在各个方面与带班教 师针锋相对,以致影响了班上的正常工作。有些教师也是由于自己的不平衡心态,对保育员工作处处挑剔,甚至出于个人原因而妨碍保育员的工作。

1 2 3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