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德育及小学德育

2015-08-31 xredued04


(一)德育概述

德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 育等。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汁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 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简而言之,学校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二)小学德育

概念及特点:小学德育是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针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具体说来,小学德育应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并根 据儿童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对儿童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与训练,以使其形成初步的政治理想、思想观点良好的道德行为习 惯的教育活动。只对于学校德育的其他组成部分,如中学德育、大学德育。

(三)小学德育的目标和内容

1.小学德育的目标

小学德育目标是教育者依据教育目的,通过德育在儿童品德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亦即小学德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我国小学德育目标具体包 括:首先,培养儿童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教育儿童逐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初步树立起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而努力学习的意识。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情操 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其次,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就是要逐步发展儿童对道德的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对一些不良的道德现象进行初步的思考 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矫正自己的行为。要教给儿童正确的思想方法,教育他们逐步学会科学的看待政治、社会和人生问题。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就是要发展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用正确的道德准则与方法抵制各种非道德思想和行为污染侵蚀的能力,使他们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道德现象中,逐渐学会过一种有道德的生 活,做一个真正的有道德的人。

再次,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是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实现的,培养自我教育能力,是引导儿童根据我国社会的道德要求,自觉地提高道德认识,进行行为训练的能力。也就是儿童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由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等因素构成。

2.小学德育的内容

《小学德育纲要》规定:“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 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显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 有人民,心中有祖国。”具体概括起来,小学德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2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