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循序渐进原则

2015-08-31 xredued04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我国小学的教学原则有: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循序渐进原则

(一)基本涵义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国古代教学注重按一定顺序进行。《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如果教学不按一定顺序,杂乱无章地进行, 学生就会陷入紊乱而没有收获。朱熹进一步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明确提出了循序渐进的教育要求。在国外,夸美纽斯主张“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 切,在一段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另外,乌申斯基、布鲁纳等都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

(二)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按课程标准、教科书的体系进行教学是为了保证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教师要深入地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其结构和体系。明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然后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指导教学的具体进程。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循序渐进并不意味着教学要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而是要求区别主次、分清难易、有详有略地教学。注意重点,就是注意要把基本概念、基本技能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把较多时间和精力放在重点上,围绕重点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以保证学生正确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这是循序渐进应遵循的一般要求,是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不可违反。学生的基础打好了,认识能力提高了,学习进度就会加快.效率就会提高。

1 2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