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因材施教原则

2015-08-31 xredued04


2.案例分析题

某小学的学生中有三分之一是本市人,三分之二是外地人,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生们的学习水平相差很大,某教师根据班上学生的情感水平、认知水平、学习基础、家庭状况等实施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问题(1):该教师贯彻了什么教学原则?该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该教师贯彻了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就是按一定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这条原则是学生的个性特征和 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学生在知识水平、先前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个性倾向等方面彼此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会”,而学 生的现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学的效果。因而,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可以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更有成效。

问题(2):结合本实例,谈谈如何贯彻该原则,并对该原则作出评价。

【参考答案】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应该做到:

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了解学生的个别特点是搞好因材施教的基础。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德智体发展的特点,各学科学习的情况与成绩,有何兴趣、爱好与特长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地因材施教。

对反应较慢的学生,要激励他们积极进行思考、勇于回答问题和进行争辩;对能力较强而态度马虎的学生,要给他们一点难度较大的作业,并严格要求他们注意精益 求精;对语言表述缺乏条理的学生,要多让他们在课堂上作复述和发言,以克服其不足;对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专心的学生,要多暗示、提醒、提问,培养他们的 自控能力;对视、听觉不好的学生,要照顾他们坐在比较适合的地方;对学习感到很轻松或很困难的学生,要加强个别辅导,给能力强者开点“小灶”,增加课业, 对困难者给予特殊帮助或补课。

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现行的班级授课注重面向全体,往往是大家齐步走而难于照顾到学生的特点,使许多学生的才能发展受到了限制。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国际上各个领域竞争的日益激 烈,要求学校教学注意从小培养有特殊才能的人。故现代教学要重视探索和采用一些特殊措施或制度,以保证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请有关学科 的教师或校外专家进行特殊的指导和培养,让他们参加一些相关的课外小组、校外活动和竞赛等;在有条件的学校试行按能力分班教学;开设一些选修课以照

培训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名师带你轻松备考,掌握考点!各省考试介绍入口点击查看更多考试政策>>
    热门课程:幼师笔试精品课程 | 小学笔试标准课程 | 中学笔试标准课程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337331076 | 点击咨询:

1 2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