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5年教师资格证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四章精选练习题

2015-09-01 xredued04


第四章  中学生学习心理

一、单项选择题

1.上课的时候,听着听着就走神了,脑子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可能还想着昨天晚上看的一部影片,或者想着一会儿放学回家妈妈要做什么好吃的。这种想入非非的意识状态是指(  )。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持续

D.注意的分配

【答案】A。解析:学生开小差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属于注意的分散。

2.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  )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B。解析: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单性思维,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等。

3.有位学生已知道“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法则,但在运算11+3×7=?时,还是把11与3加起来再乘以7,这是受(  )影响。

A.定势

B.逆向迁移

C.正迁移

D.水平迁移

【答案】A。解析:题干中,学生使用已掌握的运算法则来计算新问题出现了问题,这是消极思维定势的表现。

4.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感觉阔限

【答案】A。解析: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题干中描述的就是人对苹果味道、颜色、光滑度这些属性所产生的反映。

5.下列有关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学习难度大,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果好

②学习难度大,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效果好

③学习任务容易,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果好

④学习任务容易,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效果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解析:动机强度和任务难易度之间的关系是: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在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由此可知①④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

6.幼儿园儿童做加减法时会用数手指的方式帮助自己,这种思维类型是(  )。

A.形象思维

B.分析思维

C.直观动作思维

D.直观思维

【答案】C。解析:直观动作思维是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直观问题的思维过程。儿童通过数手指的方式来计算加减法,就是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活动。

1 2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