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精选考题预测(材料分析题)

2015-09-01 xredued04


1.对于新手型教师,一件有趣的事情是,我自以为了解了课堂,毕竟我们已经在学校生活了17年。然而只有真正地 站在讲台上,我们才能清楚地认识到教学到底有多复杂。刚开始教学的时候还算顺利,我和学生们一起先分析了课堂上应遵守的规章制度,强调他们要礼貌待师,并 且彼此之间要礼貌相待。我清楚地记得10月末的一天,在做完实验后,我要求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来讨论一下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学生们根本不听我的招 呼,我连说几次,也没有丝毫效果。我就一直催促,学生们仍旧如此。直到我的指导教师走进教室,这种乱糟糟的局面才得以制止。在我随后的教学中,这种情况仍 然照旧。我的指导教师对我说,他会坚定地站在我这一边。接下来的一周,我的指导教师继续观察课堂并对我给予帮助。我对班级管理采取了严厉的措施,并讲述了 我的新规则与要求。那天,指导教师说我有些太婆婆妈妈了。接下来的几天,我对他们严格控制。对于两次犯错误的学生,我罚他们放学后留校15分钟。我在学生 中逐渐失去了信任,被彻底孤立起来。此后不久,我的大学老师来听课,也许那天是节日的缘故,我的心态比平时放松得多,课也讲得很精彩,而且学生们也很为他 们那天在课堂上的一些发现欣喜不已。我被他们围在中间。我突然意识到这种教学方式比管教的方式好得多。

试对材料中教师的课堂管理方式和行为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这样一个观点:课堂纪律作为一种约束的手段,它不是终极目的。通过这种手段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需要发挥它 的制约力,但并不作为学习的目的。而发挥它的制约力需要教师的管理策略,而不仅仅是口舌之功。再有,案例中的新手型教师把学生不服从管教错误地归因于课堂 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进而不断地将管理措施严格化,是很不客观的行为。

2.语文课上,有个学生总是喜欢跟周围同学讲话,交头接耳。语文老师多次提醒、制止,但还是无济于事。时间长 了,语文老师开始责骂、讥讽、奚落他,有时候也惩罚他。渐渐地,这个学生越来越不喜欢上语文课,对语文老师产生了极度的厌恶感,最后出现了厌学情绪。家长 找老师询问原因,这个老师说:“我严格要求有什么错?”

请你根据德育原则分析,这个老师的做法有错吗?如果有错,他违反了什么德育原则?

【参考答案】这个案例主要反映出德育活动中如何处理好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肯定是应该严格要求的,严格要求学生是教 师的教育责任,是教育学生的措施。但是,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教师也要尊重学生,关怀、热爱和信任学生,这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所以教师在教育学生 时,应该处理好严格要求和尊重学生之间的关系,对学生提出合情合理的要求。严格要求学生和尊重学生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两者相结合,能激发学生的信心 和动力,为学生进步和发展提供方向。

3.材料一: 在一次历史课上,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老师在讲课,听课老师入了迷,问这位讲课的老师准备了 多长时间。讲课老师说“我准备了一辈子,但这个题的准备只用了l5分钟”。

材料二:有人认为,看看教材,翻翻教参(教学参考书),写份教案就是备课。

材料三:苏联一位著名的芭蕾舞大师,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我正式登台演出时,我的劳动实际上早已完成了。”

请谈谈上述材料对你的教学有何启发。

1 2 3 4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