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十一

2015-09-02 xredued04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由学习策略的特征可知答案。

2.【答案】A。解析:皮亚杰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判断行为对错是从客观责任向主观责任发展的。

3.【答案】C。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

4.【答案】A。解析: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识活动。

5.【答案】C。解析:问题是指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6.【答案】C。解析: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指某人外表或是极为突出的重要的品质,掩盖了人们对他其他特征的评价。晕轮效应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掌握有关知觉对象信息很少而又急于进行整体判断所造成的结果。

7.【答案】B。解析: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8.【答案】A。解析:陶冶教育法的特征就是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题干中“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就体现了利用环境陶冶学生情操的特点。

9.【答案】B。解析: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10.【答案】C。解析:考试焦虑症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单纯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远远不够。

11.【答案】C。解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12.【答案】A。解析: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课程设置。

13.【答案】B。解析:根据心理健康的概念可知答案。

14.【答案】D。解析:分配学生座位时,最值得教师关注的应该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15.【答案】B。解析: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16.【答案】A。解析: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17.【答案】A。解析: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

18.【答案】D。解析:勒温最早提出了“行动研究”。

19.【答案】A。解析: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0.【答案】B。解析:教师职业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初期。

二、辨析题

1.正确。解析:二者都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判断,可以在观察过程中或结束后使用。但二者的评价标准不同,检查单只需要作定性的判断,而等级评价量表要作定量的判断。

2.错误。解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错误。解析:教师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专业知识,也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教育理论知识等。

4.错误。解析:备教材仅仅是备课的一方面,此外还有备学生、备教法。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①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应反映客观的教育规律,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民族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①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升华和概括。②教育实践经验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东西,它也可以作为教育学或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我们要善于把教育实践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

2.【答案要点】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3.【答案要点】

(1)善于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调动多种感官参与;

(3)复习形式要灵活多样;

(4)对重点部分加强记忆,如画线、圈点批注等。

1 2 3 4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