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2
xredued04
1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是出自洛克的( )。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14.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归之为缺失需要与成长需要两大类。下列不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
A.安全需要
B.归属需要
C.尊重需要
D.审美需要
15.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 )。
A.联想
B.幻想
C.理想
D.想象
16.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17.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 )。
A.自主、合作、探究
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
D.兴趣、发现、研讨
18.迁移的形式训练说认为,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 )。
A.具体内容
B.学习过程
C.概括
D.获得策略知识
19.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20.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
A.泰勒
B.夸美纽斯
C.裴斯泰洛齐
D.凯洛夫
二、辨析题
1.国家课程在实施上具有可选择性。
2.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明确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3.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4.政治制度既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简答题
1.简要分析学习策略的概念。
2.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3.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4.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四、材料分析题
1.有一位教师说:孩子是在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她的言下之意就是:任何一个学生不可能不犯错误而是在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这句富有哲理的话告诉我们,学生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教师不要大惊小怪,应正确对待。
问题:学生犯了错误应怎样对待?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某中学初二(3)班是全校有名的乱班,上课纪律混乱,打架成风。班上有一名“在野学生领袖”,喜好《水浒》人物打抱不平,常常“为朋友两肋插刀”。打架时,只要他一挥手,其他人就蜂拥而上。班上正气不能抬头,班干部显得软弱无力,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
问题:
(1)如何将乱班教育转化为优良的班集体?
(2)如何正确对待和教育转化“在野学生领袖”?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解析: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属于教师的自我监控过程。
2.【答案】A。解析:智商对学习成绩有一定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
3.【答案】D。解析: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两个问题:(1)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必须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否则就会阻抑这一功能的正常发 挥;(2)品德发展实质上是人的文明化或社会化。因此,通过必要的规范学习与价值学习,以形成一定的品德,乃是发挥个体发展功能的重要内容。
4.【答案】D。解析: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